红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上游南岸,隶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县境东面和南面分别与元阳县和绿春县接壤,北面与石屏县隔红河相望,西邻思茅市墨江县,西北面与玉溪市元江县相连。东西最大距离81公里,南北最宽处40公里,国土面积2057平方公里。总人口29.65万人(2010年)。县城驻地迤萨镇。境内居住有哈尼族、彝族、傣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红河县总人口的94%,其中哈尼族占75%。主要特产有葛根粉、小芒果等。
历史沿革
唐(南诏)时,有官桂思陀部、铁容部等部落崛起,隶属于南诏通海都督府。
宋(大理)时,被列入“三十七部蛮”,属秀山郡。
元代,先后隶属于和尼路和元江路,其间曾设落恐万户、溪处副万户,属南路总管府,推行羁縻政策。
明朝洪武年间,正式在境内建立世袭土司制度,分别封设亏容甸、思陀甸、落恐甸、溪处甸、瓦渣甸和左能甸6个长官司,均属临安府,为云南边疆诸县土司较多的地区之一。
从清代直到民国时期,除迤萨、浪堤等地属元江府(州、县)管辖外,其他均为土司区域,先后隶属临安府和建水、石屏州(县)领辖。
旅游
红河县境内主要居住着哈尼、彝、傣、瑶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4%。素有“江外侨乡、歌舞之乡、棕榈之乡”的美称,县境内有被誉为世界哈尼梯田之最的宝华撒玛坝万亩梯田;有举世瞩目的哈尼长街宴;有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大羊街;有被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扎河乡普春的哈尼族多声部;有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乐作舞”;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哈尼奕车文化。
宝华撒玛坝万亩梯田
宝华撒玛坝万亩梯田位于红河县宝华乡,距县城38公里。梯田总面积1.4万余亩,4300多级梯田,最低海拔600米,最高海拔1880米。据史料记载:红河县境内的梯田为宝华乡落恐土司第一代吴蚌颇率众开垦的哈尼梯田,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1.4万多亩的梯田属四个乡镇,21个村委会,是4万多人的粮仓。梯田一年四季都呈现出不同的景色,美如仙境。
撒玛坝万亩梯田,是站在一个视角点能将万亩梯田尽收眼底的唯一观赏区。
长街宴
长街宴是哈尼族的一种传统习俗,每年农历10月10日左右,昂玛突节来临,哈尼人会在山寨里摆上酒席,一起欢度节日。在摆酒庆祝时,百来张桌子排在一起,恰似一条长龙,“长街宴”也因此而得名。
昂玛突节是哈尼族人民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节日,也是作为庄稼人的哈尼族人们最盛大的节日,节日当天,家家户户要做黄糯米、三色蛋、猪、鸡、鱼、鸭肉、牛肉干巴、麂子干巴、肉松、花生米等近40种哈尼族风味的菜肴,准备好酒,抬到指定的街心摆起来,一家摆一至二桌,家家户户桌连桌沿街摆,摆成一条700米多长的街心宴(当地人称长龙宴或街心酒),是中国最长的宴席。
乐作舞
乐作舞,又名“万人长街歌舞节”,意为“大家一起跳舞”,起源于红河流域南岸的红河县阿扎河乡垤施、洛孟。据考,已有上千年历史。红河县14个乡镇的823个自然村中有622个村子都流行乐作舞,94个村委会中有75个成立了乐作舞队伍。其中,阿扎河乡每年7月都有一次“苦扎扎长街舞”,全乡各村都组织群众一起跳乐作舞和农耕舞,预祝来年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民风民俗
节庆
姑娘节
每年农历三月插秧完毕后的第一个属猴日,奕车人都要举行“三月节”,外界称“姑娘节”,哈尼语称“仰阿娜”。
姑娘节这天,一大早来自十村八寨的人们,穿上盛装聚集到孟子红都山(姑娘山),村寨德高望重的长者组织举行祭祀仪式,壮年男士为远方来的客人准备伙食,盛装的年青男女们跳奕车舞、吹笛、弹弦、唱山歌、找对象。远道而来的宾客们观看着奕车人独特的祭祀活动、原生态歌舞展演,品奕车风味,整座姑娘山,欢歌笑语。
阿细跳月节
每年阳历4月8日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阿细跳月节”。阿细跳月是彝族支系阿细人中最普及并引以为豪的民间舞蹈,是阿细人举行各种庆典必不可少的舞蹈,也是阿细人娱乐、交际和择偶的重要媒介。阿细跳月分老人舞和青年舞。
花山节
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花山节,又称“踩花山”。
花山节有“立杆”、“祭杆”、“闹杆”、“收杆”四个程序,每个程序都有特定的内容。其中“祭杆”以肃穆的仪式为主,而“闹杆”则为热烈的民俗欢庆活动。在“闹杆”期间,苗族同胞跳芦笙舞,演练武术,对唱民歌,举行爬杆、斗牛、倒踢脚、打陀螺、斗画眉等比赛。
服饰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的形象标志,哈尼族妇女的服饰上穿左大襟元领短衣,以布条和银币、银珠做扣。下身穿着各地不一,分长裤、短裤和折裙几种。盛装时外穿坎肩一件,系花围腰,打花绑腿,用银链和成串的银币做胸饰,戴银耳环或耳坠,手腕上戴银制方镯或扭镯。生育后的女子,多将发辫缠绕于顶,用青布或蓝布缠头;少女的服饰则多垂辫,头戴青布或蓝布制作的小帽,上镶银泡、料珠。
特产
小芒果
在勐龙河畔傣族村寨,生长着一种本土小芒果,形如猪腰子状,成熟时色泽鲜黄,汁甜味香,每年五六月份,是小芒果成熟季节,傣族群众把它运到县城迤萨出售。
葛根粉
红河生产的优质葛根粉,获得2008年全州优质旅游产品。葛根主要食它的块茎,可生食也可熟食,可起到清凉解毒的功效。如果将它加工成淀粉,又是一种最佳保健食品。加工葛根粉工艺简单,先把它洗净粉碎,加水搅拌过滤,除去杂质后让它沉淀于缸底后,将水滗干,取出淀粉晒干,擂成粉末,就成了白生生的葛根粉。
小黄牛干巴
红河迤萨小黄牛干巴,最早就是当地傣族和仆拉人(彝族支系)的一种上等食品。人们把当地饲养的小黄牛宰杀后,选用精肉切成条,放入食盐、辣椒、花椒、茴香子、再兑上少量白酒等佐料,放入盆中沤上两三个小时再拿出来晒干就腌制成干巴。到田地里劳动,带上一包冷饭,里面放着一块烤熟的干巴,不用其它菜肴,冷饭下干巴,十分有味。
发表评论
相关内容查看全部
Copyright(C) 2010-2022 zjj616.com(张家界旅游团)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张家界凤凰古城旅游网授权,禁止转载张家界旅游自助游任何信息
张家界旅游客服热线电话:0731-85678026 传 真:0731-85678026 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24小时服务电话:15111466622陈经理
网站联系QQ:2323600844或1789447693或1520368017 (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咨询报名) QQ:1486753189 (网站友情链接与长沙到张家界旅游网合作)
张家界凤凰旅游服务平台-是湖南长沙地区专业化的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交流信息服务网站!
长沙张家界旅游网提供长沙到张家界旅游团,长沙到张家界旅游线路,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在线预定,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等服务!
运营资质途乐旅游 许可证号:L-HUN-01200 湘ICP备18021764号
技术支持:张家界旅游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