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是云南省大理州下辖的县之一,地处云岭横断山脉边缘,金沙江南岸云贵高原西南部。境内主要山脉、坝子、河流多呈南北走向。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境内有纳溪河、平川河、清水河、朵背箐河4条水系。纳溪河最大,纵贯宾川中部坝区,其支流水量以炼洞河为最。
截至2010年底,宾川县总人口为35.194万人,宾川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境内居住着25个民族。境内有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鸡足山。
历史沿革
战国至秦代,宾川县境属滇国叶榆地。
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郭昌将兵略滇,在滇池(今晋宁)设益州郡,叶榆、云南(今祥云、弥渡)均属益州郡。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西南地区古代民族)国王归附,设永昌郡。原属益州郡的叶榆、云南等地划归永昌郡。
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改益州郡为建宁郡,设庲降(地名、今曲靖县)都督,统管南中七郡,宾川属云南郡。
西晋泰始六年(公元270年),设宁州,领南中七郡,宾川属云南郡云平县。
北周时改称南宁州,宾川属云南郡云平县。
隋设南宁州,宾川属云南郡云平县。
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设姚州郡督府,宾川属姚州地。后磨些蛮迁入建越析诏(诏址宾居)。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越析诏被南诏吞并,宾川为蒙氏太和楚场地。
五代、两宋时期,宾川属郑买嗣大长和国、赵善政大天兴国、杨干贞大义宁国、段恩平大理国地,宋代后期为大理国河东赕。
元代宾川属大理总管府,为太和、赵州、云南三县地。
明弘治屯年(公元1494年)乡人吴让吁请设州治、建城郭,朝廷同意。割太和县(今大理市)九里(粮里)、赵州(今大理市凤仪镇)一里、云南县(今祥云县)二里,于宾居川置宾川州,筑大罗卫城,设知州和大罗卫指挥使司。
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裁大罗卫指挥使司,设大罗卫守备。
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裁大罗卫守备,以屯赋归并宾川州。
民国2年(1913年),改宾川州为宾川县,属腾越道(今腾冲县)。知州改称县知事,县衙改称县公署。
民国17年,县知事改称县长,县公署改称县政府。
民国18年,废道属省。
1949年12月9日,云南宣布起义,23日宾川和平解放。
1950年1月1日,宾川县人民政府成立,属大理行政专员公署。
旅游
鸡足山
鸡足山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是享誉南亚、东南亚的佛教圣地,中国十大著名佛教名山之一,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理景区的重要景点、是以展示佛教文化和生态景观为主的集佛事朝拜、佛学研究、观光旅游、科普科考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景区。鸡足山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境内,距古城大理86公里,距春城昆明410公里,最高峰天柱峰海拔3248米,苍崖万仞,翠微千里,高峻险拔,因“前列三峰,后拖一岭,俨然鸡足”而得名。鸡足山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寺前村
寺前村在鸡足山麓,背依九莲寺名刹,是上鸡足山的必经之地,原名凤尾村,因其背靠鸡足山中爪凤凰山尾部而得名。寺前村海拔1830m,气候温和,年平均降水量932mm,是宾川县降雨量较多的地区,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特别是核桃、板栗已在村中形成规模化的古木林园。
民风民俗
白族舞蹈
宾川白族舞为边歌边舞,唱腔多以歌和大本曲为主。民歌唱腔音乐都有统一的调式。唱调基本上是即兴而作。大本曲则为“九板十三腔”,主要依靠传统的唱本,如“段赤诚斩蟒”、“山伯访友”等。解放后,也创作了不少反映时代面貌的新唱本,道具以“霸王鞭”(又称钱鞭)。“八角鼓”为主。白族舞分两种类型。排营、萂村、上沧、白荡坪、江股、沙址一带属洱海区域型,与大理白族舞没有多少差异,如大营镇萂村白族技艺高超的耍龙舞,惊险刺激的跳菜舞,独步天下的“三腔九板十八调”,大本曲以及舞姿独特的打钱鞭舞别具一格。白族舞蹈,跳式有《大蹁四门》、《小蹁四门》。舞中有“对打”,“靠背打”、“脚勾脚转打”。动作弧度大。舞姿欢快,奔放,无论跳、转、打都极富节奏感。另一种是平川罗九一带,无市场化,在形体动作上或音乐韵律上都与前者有很大区别。罗九一带的《农家乐》霸王鞭是在农历五六月栽秧,薅秧季节进行。抬着秧旗从村里舞到田中,相互抢秧旗,一方被抢,必须设席招待。另一方还秧旗时沿路舞,在凳子、桌子上舞,桌子放一桌碗筷,舞者不能踢倒。可见舞者须有较高的技艺。音乐以笛子伴奏,音调流畅,节奏全由领舞者的情绪而变化。
民族文学
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如佛教圣地鸡足山的传说,在全国独一无二的汉族民间叙事长诗《赶马调》、《朝山调》等。
民族节日
宾川民族节日除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七月半、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和大理三月街民族节外,还有鸡足山朝山节、大营观音会、宾居大王庙会、平川观音会等地区性民族传统节日。
地方特产
宾川县:蜜橘、葡萄、石榴、鸡山冷菌、香叶天竺葵和甜叶菊。
力角乡:白肋烟、葡萄。
宾居乡:红花、板栗。
大营乡:香菌、橘子。
古底彝族乡:当归、三七、附子、香菌等。
拉乌彝族乡拉乌村:杨梅酱和白皮核桃。
发表评论
相关内容查看全部
Copyright(C) 2010-2022 zjj616.com(张家界旅游团)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张家界凤凰古城旅游网授权,禁止转载张家界旅游自助游任何信息
张家界旅游客服热线电话:0731-85678026 传 真:0731-85678026 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24小时服务电话:15111466622陈经理
网站联系QQ:2323600844或1789447693或1520368017 (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咨询报名) QQ:1486753189 (网站友情链接与长沙到张家界旅游网合作)
张家界凤凰旅游服务平台-是湖南长沙地区专业化的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交流信息服务网站!
长沙张家界旅游网提供长沙到张家界旅游团,长沙到张家界旅游线路,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在线预定,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等服务!
运营资质途乐旅游 许可证号:L-HUN-01200 湘ICP备18021764号
技术支持:张家界旅游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