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县,四川省泸州市下辖县,为“蔺州”,是奢香故里;因盛产郎酒而被誉为“郎酒之乡”;古蔺还因盛产兰花,特别是春兰而被称为“春兰之都”。
古蔺县位于四川省南部边缘,赤水河沿边界由南往东向北流入长江,全县地域成半岛形伸入黔北,西面与叙永县毗邻,东南北三面与贵州省毕节、金沙、仁怀、习水、赤水交界。地理位置优越,是横向出川重要通道,距省会成都市440公里,距泸州市164公里;距重庆市389公里;距贵阳市340公里。
古蔺县入选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四川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先后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区环境规划示范城市优秀案例”、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古蔺正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区南部城市群建设,推动酒业、文化旅游、新食品新能源新材料“三足鼎立”的主导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在“次级突破”中走在前列。泸州市人民政府明确表示,支持古蔺建设川南黔北交通节点城市、乌蒙山生态现代农业示范区、西部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中国酱香酒谷核心区;形成辐射市域南部的副中心。
2016年,古蔺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6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406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612元,城镇化率达到27.5%;三次产业结构为14.8:61.7:23.5。截至2017年,全县幅员面积3184平方公里,下辖20镇6乡。
2016年,古蔺县城建城区面积达8.9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1.6万人。
历史文化
人文古蔺
据史载,最初生活在古蔺这片土地上的是僰、濮、羿、苗等民族。东汉末年,贵州西北部彝族北上,向赤水河上游地区发展,史称彝族“址勒”部落,逐步发展为古蔺地域的主体民族。到明代,其实力范围已遍及古蔺全境,建立土司制度,彝族奢氏世袭首领职务,统治古蔺地域。明末清初,汉民族开始进入古蔺地域,逐步发展成为古蔺地域人口最多的主体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彝族土司治所(永宁安抚司、宣抚司)形式在永宁(叙永),实在古蔺场,世代相袭,使古蔺场成为古蔺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蔺积淀了多民族团结奋斗的历史文化,传承了古老的华夏文明,孕育了流芳千古的彝族女政治家奢香。
古蔺县马蹄镇境内,尚存距今400余年的奢王府遗址。
地名由来
说法一
古蔺古为西南夷地,系彝、苗、羿人聚居地区。古蔺境为唐代羁縻蔺州地,蔺州盛产蔺草(灯心草),唐宋之世地无珍重,每岁土人以草织花席,故名。
说法二
“古蔺”与“永宁”同义。民国余达父《且兰考》:“按蔺即宁之转。”
长征精神
毛泽东曾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古蔺境内转战54天,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指挥了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取得了长征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古蔺境内太平渡、九溪口、二郎滩、草莲溪是红军四渡赤水第二、三、四渡的重要渡口;白沙、鱼岔、回龙场、太平渡曾是红军指挥机关所在地;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曾在白沙发出《告全体红色战士书》,古蔺数百名工农子弟和青年学生加入红军,投身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之中,长征精神至今代代继承。
名酒文化
二郎滩镇古为夜郎之地,土著称为“僚人”。其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当时,赤水河谷中存有一种名叫“枸酱”的植物,被他们采来制酒,这是酱香酒的由来。公元前135年,汉武帝钦命,将二郎滩一带生产的“枸酱酒”定为贡酒,特供皇家享用。此处的酒称为郎酒,既与二郎镇有关,也与夜郎有关。[51-52]
古蔺县依托独特的白酒文化资源,着力实施名酒品牌战略。整合天地宝洞、美酒河、青龙洞、盐运码头、红军长征遗址等资源,打造二郎镇为体验酱酒文化的特色旅游小镇。此外,古蔺酒街集酒文化体验、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县城是酒文化的重要展示地。
民俗文化
作为四川省少数民族散杂居大县之一,古蔺县民俗文化历史悠久,保存完整。“古蔺花灯”、“古蔺黄家扬琴”、“古蔺山歌”和“古蔺大寨苗族踩山节”分别列入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县花县标
兰花文化
县花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天下第一香”,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古往今来,中国人非常喜爱兰花,形成了丰富、高雅、深刻的兰文化。古蔺盛产兰花,被誉为“春兰之都”。以兰花作为县花,不仅因为古蔺兰花的奇异和美丽,更谕示着古蔺人将以高洁、雅秀、幽远的人文精神自励,同时也将提升古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古蔺兰花产业和兰花文化的发展。
古蔺县城最大的街道名为金兰大道,县城中心的音乐广场名为金兰广场。
县标文化
古蔺县标志用四片飘逸的花瓣构图,将“古蔺”的拼音首写字母“GL”变形如一朵优雅灵动的兰花。四片花瓣象征古蔺是红军四渡赤水主战场和“阳光、活力、和谐、美好”四个古蔺的建设,红色象征着古蔺的红军精神、红色文化、红色热土。
古蔺精神
“乐观自强·神采飞扬”
解读:
乐观就是迎难而上,有朝气和激情,体现阳光、活力、和谐、美好。自强就是战胜困难的实干和勇争一流的精神。只有乐观自强,我们腾飞的翅膀才不会沉重,我们前进的车轮才不会迟滞,遇到的困难才能变为机遇,工作才会变为幸福体验。过去,古蔺靠乐观自强从胜利走向胜利,靠乐观自强战胜了冰凝灾害;今后,古蔺还要靠乐观自强继续开拓新的事业。
从国家来说,我们的祖国日益繁荣富强,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欣逢盛世,我们中国郎正该“神采飞扬”;从地方来说,古蔺有“中国郎”,郎酒因古蔺而生,古蔺因郎酒而名,值得我们“神采飞扬”;今后,古蔺人要以更加蓬勃向上、积极有为的精神状态来创造新的未来,树立“神采飞扬”的古蔺人新形象。
风景名胜
黄荆老林
黄荆老林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西北部,是国家AAAA级景区。
黄荆老林旅游景区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带的赤水河流域,面积43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6%以上,平均海拔1300多米。是典型的白垩系红色砂岩中山峡谷丹霞地貌区,也是地球同纬度(北纬28°C)唯一保存完好的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区。
红龙湖畔
红龙湖森林公园位于古蔺县城北部,距县城区19.5公里,与黄荆景区紧密相连,面积达30平方公里。整个湖区由红龙湖、月儿湖、琴蛙湖等大小7个湖泊组成,象七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海拨1600多米的崇山峻岭之中,最高峰新街坪达845米。
太平古镇
太平古镇位于四川省古蔺县西北部,古蔺河与赤水河在此处交汇,距县城古蔺35公里;与贵州省习水市醒民乡隔河相望,为古蔺出川入黔的东大门。
古镇有积淀深厚的红色文化。1935年“四渡赤水”,中国工农红军在古蔺县境内转战54天,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红色遗迹和革命文物。景区是川南独有的山地古镇。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房屋,采用古代干阑式和吊脚楼等建筑构架,呈现“台、吊、错、挑、梭、靠”特色。景区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其文化特征体现了地区与民族特色的大融合。
太平古镇是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十大最宜业街巷”、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二郎古镇
二郎镇位于四川省盆地南部边缘,是全国100个著名乡镇之一。红军二、四渡的渡口和红军开仓分盐的旧址就在二郎镇。红军渡口位于二郎古镇下场口。1935年红军长征时,先后两次在此抢渡赤水河,进行了著名的二郎背水战。美酒河位于赤水河北岸,集奇、险、峭、峻、秀为一体,因盛产美酒而得名;摩岩石刻“美酒河”秀于古蔺县二郎镇赤水河上游3公里北岸蜈蚣岩上,每字面积1600平方米,1999年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天、地宝洞属喀斯特地貌天然溶洞,总面积2万平方米,是国家名酒郎酒的天然储酒库,被称为“酒阵兵马俑”。美酒河的十里长滩,是赤水河上六十四个险滩中险峻的集中处,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国际攀岩、洞穴探险及飘流基地,堪称险滩漂流。
郎镇蜈蚣崖峭壁的天宝洞、地宝洞,是云贵高原典型的喀斯特溶洞,其地质年龄为一亿八千万年。此前为海底世界。两洞原名“天保洞、地保洞”,后更名为“天宝洞、地宝洞”,天地宝洞上方还有一“人和洞”,取意“天地人和”。天宝洞洞口峭壁上镌刻的“天宝洞”三个大字为著名书法家刘尉所题。天、地宝洞于上世纪70年代初改造完成,总面积达1.42万平方米,用于储存郎酒使用至今。洞内有土制陶坛万余只,储存基酒数万吨。天地宝洞储酒堪称中国一绝,有“中国酒坛兵马俑”之称。1999年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当今世界最大的天然酒库。2007年入选四川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寨苗乡
大寨苗族乡位于古蔺县西部,属亚热带高原气候区,四周山峦叠嶂、雄奇险峻,中心开阔平坦,土地肥沃。大寨旅游的最好季节是每年4月-11月,气候凉爽宜人,日均气温在22℃左右,是天然的避暑胜地、森林氧吧、花卉天堂。大寨苗族乡以生态、民俗旅游为主,特色农业观光、绿色休闲、有机食品为要素的现代旅游形态,建设了大寨乡旅游五大节点,即宝佤风情、溶洞探秘、海棠湖韵、大寨农庄、明镜新村,全乡形成旅游一村一品,将民族风情、生态环境、特色农业、餐饮文化有机结合,其中大寨宝佤山踩山已成功申报成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双沙乡旅
双沙镇地处古蔺南缘。双沙有万亩花海(油菜花);独特的喀嘶特地貌孕育了双沙众多的溶洞;此外,还有风光秀丽的琼粼湖,险峻奇美的莲花峡,神奇幽幻的一线天,五光十色的新月潭等。独特的地形地貌使双沙成了攀岩、滑翔等户外运动的理想胜地。此外双沙还有着美丽的苗家服饰,苗族风情。
世界酒城
水口镇是泸州最东部的乡镇,距县城95公里。全镇覆盖率超过50%,有两江瀑布、青云湖、碧云寺、柏腊杨梅林海、农耕博物体验区等旅游地。
水口镇正在打造世界酒城宫旅游度假区,该项目位于黔北入川第一镇的四川古蔺县水口镇,项目由四川古蔺酒城宫旅游发展公司开发,项目总投资为70.3亿元,占地面积约 18.7平方公里(含水口镇浮云、水口、密腊等村区域的山场、林地、河流等),分四期逐步开发世界酒城宫旅游度假区。项目分四期完成,第一期为2016至2017年,打造九潭双飞瀑观光区、宗教文化园、山地高效农业旅游带及景区内道路停车场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期为2018至2019年,打造入口综合服务区、酒城宫商务度假区。第三期为2020年至2022年,打造峡谷漂流区。第四期为2023至2025年,打造酒仙洞养生度假区。
火星山麓
火星山位于古蔺县城北郊,以火星山得名。占地300余亩,公园以火星山为中心,东西绵延各10公里,种植林木3000余亩。明代奢香在此建有五凤亭,1976年始建为公园。从城北山脚造千余级至山顶,上建有“了然亭”、“九翠楼”、“留丹亭”等建筑群体,顶峰有“长二捆”火箭壳。
箭竹苗家
大黑洞景区包括箭竹乡全境,包括喀斯特地貌奇观大黑洞和森林、草场等自然景观,以及苗族风情人文景观两大部分。其中,大黑洞不仅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而且积淀着浓郁的黑色文化,古往今来演绎了多少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等待着各位亲手揭开她的神秘面纱;其次是魅力四射的苗乡文化。苗族建筑、服饰、饮食文化独具特色,踩山节、姐妹饭节、龙船节等节日文化如磁石般吸引着八方来客惊奇的目光。
名优特产
古蔺麻辣鸡
古蔺麻辣鸡是古蔺县的一种特色食品,是古蔺人祖祖辈辈研究出来的一种卤制小吃,以鲜、香、麻、辣、著称古蔺县的一种特色食品,以鲜、香、麻、辣著称。其特点是选料严格,工艺讲究,香气扑鼻,肉质细嫩,皮脆脱骨,咸淡适宜,麻味悠长,辣而不烈,享誉川内外。
古蔺老腊肉
古蔺腊肉大多是在已经用盐腌制过的猪肉上再用柏香树枝叶熏制半天而成,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人称“飘香风味,古蔺腊肉’‘。
古蔺手工面
古蔺手工面,采用古蔺本地区优质小麦等原料和采用古蔺本地地区高山无污染泉水制作,再以手工揉制,经机械成型而成。古蔺手工面分为水面和干面两种,以干面为居多。
传世古蔺酒
郎酒
郎酒,产自古蔺县二郎镇,因取郎泉之水酿酒,故名“郎酒”。1979年评为全国优质酒;1984年在第四届全国名酒评比中,郎酒以“酱香浓郁,醇厚净爽,幽雅细腻,回甜味长”的独特香型和风味而闻名全国,首次获全国名酒的桂冠,并获金奖;1985年参加亚太博览会展出。
潭酒
潭酒,出于仙潭酒厂,历史悠久。据古蔺县志记载:古蔺古属夜郎国,夜郎人勤劳、勇敢,用本地盛产的糯高梁和小麦酿造出的“潭酒”、“仙潭酒”,因其工艺精湛、风味独特,酒质特佳,深受百姓喜爱。1993年,“仙潭”牌大曲和“潭”牌潭酒双双荣获国际博览会“国际特别金奖”,并授予“世界名酒”称号。2010年,中国四川仙潭酒厂被国家统计局和另食品工业协会权威认定为“全国酱香型白酒产销前三强”企业。
古蔺牛肉干
古蔺牛肉干采用高山黄牛肉配以多种香料继承传统工艺博集众家之长精致而成,其味醇香可口、入口化渣、色鲜泽润,富含人体所需多种矿物质和氨基酸,既保持了牛肉耐咀嚼的风味,又久存不变质。
古蔺萝卜干
古蔺萝卜干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糖份、蛋白质、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等营养成份,以及钙、磷等人体不可缺少的矿物质。萝卜干的维生素B、铁质含量很高,是高级养生食物,有“素人参”之美名。萝卜干选料讲究、加工精细、色泽金黄、味道鲜美、香气浓郁、脆嫩爽口,吃起来别有一种风味。
古蔺赶黄草
古蔺赶黄草为古蔺县道地药材,分布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乌蒙山麓原始森林。其生长、成活与否对土壤、日照、气温、降水等条件均有严格要求。赶黄草始载于明代《救荒本草》,具有清热解毒、退黄化湿,活血散瘀,利水消肿之功效,是苗族民间治疗肝病的经验方,苗族人世代习用,称她为“神仙草”。现代研究表明赶黄草内含多种有效成份均对肝损伤具保护作用,能恢复肝脏功能,减低饮酒及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抑制肝纤维化、肝硬化,并对甲肝、乙肝、慢性活动性肝炎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古蔺幽兰花
古蔺兰花特色之一是产地广阔、品种繁多,有剑兰、四季兰、春兰、送春兰、蕙兰、台兰、虎头兰、套耳兰、硬叶兰、线叶兰、纹瓣兰、牟耳兰、金边兰、寒兰等数十种,全国兰花权威专家称赞古蔺是产兰圣地。古蔺兰花特色之二是花型多而秀美,有梅瓣、荷瓣、水仙瓣、水晶头、水晶稿等;舌瓣有匙形、瓢形、鱼肚型;花姿有龙凤呈祥、金满堂、凤叶飞、凤冠、玉麒麟、弥勒佛、绿绒球等21种。在全国六届国际兰展中,古蔺县兰花曾先后获金奖10个,银奖10个,铜奖16个,省、市兰展中获金奖25个,银奖38个,铜奖15个,从而蜚声国内外。专家称道古蔺兰草是“旷代奇花”、“川南一绝”。
城市荣誉
古蔺县入选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四川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先后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区环境规划示范城市优秀案例”、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全国深化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全国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县、国家首批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县、全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首批试点县、中国国家农业部全国肉牛养殖和商品猪养殖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基地县、中国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烤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高粱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土地开发整理示范县、全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先进县、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四川体改试点县、四川省中医先进县、四川省文明城市、四川省第二轮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四川电商十强县、四川省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首批试点县、四川省食品工业15强县、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绿化模范县、四川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县、省级教育工作先进县、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全省现代化农业产业基地重点县 、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
韶山旅游 www.shaoshan520.com www.goshaoshan.com
张家界玻璃桥 www.zjj30.com 张家界天门山 www.zjj20.com
张家界旅游 www.pinzjj.com www.biyoo365.com www.52lytuan.com
长沙旅游 www.oknjl.com www.oksnz.com/ www.97fh.com/
发表评论
相关内容查看全部
Copyright(C) 2010-2022 zjj616.com(张家界旅游团)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张家界凤凰古城旅游网授权,禁止转载张家界旅游自助游任何信息
张家界旅游客服热线电话:0731-85678026 传 真:0731-85678026 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24小时服务电话:15111466622陈经理
网站联系QQ:2323600844或1789447693或1520368017 (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咨询报名) QQ:1486753189 (网站友情链接与长沙到张家界旅游网合作)
张家界凤凰旅游服务平台-是湖南长沙地区专业化的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交流信息服务网站!
长沙张家界旅游网提供长沙到张家界旅游团,长沙到张家界旅游线路,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在线预定,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等服务!
运营资质途乐旅游 许可证号:L-HUN-01200 湘ICP备18021764号
技术支持:张家界旅游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