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成都平原以西的邛崃山脉西坡,是甘孜州的东大门,东与阿坝州小金县接壤,南和东南与康定县交界,西与道孚县毗邻,北和东北与阿坝州金川县相连。丹巴县地势西高东低,海拔1700-5521米,县城位于大渡河畔的章谷镇,海拔1800米,距州府康定137公里,距成都368公里。
至2011年底,丹巴县辖区面积5649平方公里,辖14个乡、1个镇、2个街道,2011年末总人口6027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05‰。 2011年,丹巴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2亿元,比2010年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2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9亿元,工业总产值3.0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26亿元;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32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亿元,共接待中外游客14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亿元。
丹巴县地热资源丰富,有30余处出露点,有丹东热水塘、边尔党岭温泉,东谷牦牛热水塘温泉等。
旅游
概况
“中国最美丽的乡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景观村落”。“古碉·藏寨·美人谷”“东女国故都”“大渡河畔第一城”、“天然地学博物馆”等旅游形象品牌已成为了丹巴的代名词。著名的甲居藏寨、墨尔多神山、中路石棺墓群、莫斯卡格萨尔石刻、等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涉猎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三大类,17个亚种,30个小类。有奇异壮丽的自然景观,有旖旎瑰丽的民族风情,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历史文化,是四海嘉宾休闲度假、探险旅游、回归大自然的最佳去处。
景点介绍
丹巴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自然风光神奇美丽,“天然盆景”、党岭风光,集雪山、森林、海子、温泉、草甸于一体;墨尔多神山,纳山、水、林、崖、洞108圣景于一炉,是休闲度假、探险旅游。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县境内仅存古碉166座,主要分布在梭坡、蒲各项、中路,其中梭坡84座、蒲各顶29座,中路21座,其余各乡散存32座。现存古调最早修建于唐代,最迟为清朝增定大、小金川之时。古碉一般高20余米,最高达50m,内建楼层十余层至二十余层,每层可容纳10余人,每座碉容纳百余至二百余人。这些古碉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从形状上可分为四角碉五角碉、六角碉、八角碉、十三角碉。
丹巴美人谷
美人谷位于丹巴县城约26公里的巴底乡,再往一条山谷上行10多公里的邛山村中,邛山村分一村、二村、三村...,由无数漂亮的藏寨相连而成,整个山谷非常漂亮,但路途非常艰辛,几乎不能行车,完全靠步行,要行走约2小时才能到达。
甲居藏寨
甲居藏寨位于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境内,距县城约8公里,藏寨面积约5平方公里,居住嘉绒藏族140余户,藏寨从大金河谷层层叠叠向上攀援,一直伸延到卡帕玛群峰脚下。放眼望去,卡帕玛群峰,象一位慈母敞开宽大温柔胸襟,凭任山寨安然躺在怀中。
墨尔多山
藏族最古老的宗教——黑教的神山,嘉绒藏族文化中心,藏区四大神山之一民族英雄的象征,海拔5105米。据《墨尔多神山志》记载:山上共有一百零八个圣景,千余处景点。
党岭
党岭风景区位于四川丹巴县边耳乡境内,总面积368平方公里。独特的地质、地貌与气候条件使党岭景区至今还保存着原始状态的自然生态系统,保存了大量第四纪以来(距今250万年)目前多数地区已绝迹的珍稀动物、植物、昆虫等活化石,成为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地质历史博物馆和物种基因库。同时也是全球生物地理区域中的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碉楼
丹巴县的古碉楼历史,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称“邛笼”。秦汉时期,“邛笼”的营建者冉马龙部落,主要生活在四川阿坝州和甘孜州地区,分布在岷江上游一带,即茂县、汶川、理县等地。到隋唐时代,这种碉楼在四川西部和整个藏东地区盛行起来。丹巴的碉楼也源自羌碉,但其宏大的规模,非凡的气势,千姿百态,已远非羌碉所能比拟。
交通
至2010年底,丹巴县公路通车里程达824.7公里,其中新建成通乡油路78.92公里和通村公路589.78公里,省道303线丹巴段改造工程动工。
风土人情
风情节
丹巴的选美节又叫风情节,每年10月26日至28日举行,2001年选出了一朵金花,二朵银花,五朵石榴花,还要选出一朵康巴之花,个个美艳群芳。
丹巴县嘉绒藏族民俗文化 丹巴地区古称嘉莫·查瓦绒,简称“嘉绒”,意为藏区四大峡谷之一气候温和河谷农区的人,习称嘉绒娃,是藏族重要的组成部分。丹巴县历史悠久,民俗风情古朴动人,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嘉绒藏族,独具特色的嘉绒藏寨民居、形式多样的丹巴锅庄、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嘉绒服饰。
丹巴嘉绒藏族人民能歌善舞,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民间舞蹈十分丰富,其中以丹巴锅庄、弓剑舞最具民族特色。
民族服饰
嘉绒藏族服饰是整个藏族服饰中颇具代表性的,服饰多是用氆氇、呢子、毛料等上品料制作,上衣外套分大领和小领,也有长装和短装。外套的衣领、袖口等处镶有水獭皮、豹皮。领口、袖口均用金丝缎镶边。着装一般分为盛装和便装,用于不同的季节的场合。
嘉绒藏族风情
丹巴当地藏族属嘉绒支系,意指:讲藏语方言嘉绒话,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藏族,藏区称这地区的藏民为“绒巴”,只有语言,无文字,很多新一代藏民甚至只能说汉语,不会说藏语,大都已汉化,民风相当纯朴,热情,好客。
世代居住的藏寨和他们雍容华贵的民族服饰及饰物,热烈隆重的祭祀庆典,别具一格婚丧嫁聚,悠扬悦耳的山歌,矫健欢快的锅庄,以及香喷喷的青稞酒、酥油茶、藏瓜汤,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风土人情画卷。
丹巴“墨尔多庙会”
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清王朝平定金川之乱后,岳钟琪部郭刚将军及其部属,曾参拜墨尔多庙,并动员士卒引小金河水,在庙前修建鱼塘,供善男信女放生用,以求福免祸。
嘉绒藏历年
丹巴自古以来就有过嘉绒藏年的习俗。嘉绒年既有别于藏历年,又不同于内地春节。嘉绒年是纪念当地驱魔降妖的英雄阿尼各尔东而沿袭下来的节日。一般在农历11月期间,具体过年时间,巴底、巴旺、革什咱等地稍有差异。巴底一带在农历11月12日至16日,巴旺、革什咱等地则在11月1日至15日。
“2012中国四川丹巴嘉绒藏族风情节”在四川甘孜州丹巴县拉开序幕,来自丹巴县15个乡镇的美女在风情节上争奇斗艳,角逐金花、银花、石榴花。
名优特产
丹巴石榴
石榴于唐朝时代传入丹巴。曾在一个时期被列入供品。丹巴石榴呈宫灯形,酸甜风味按果皮颜色区分,白皮、青皮为甜石榴;红皮属酸石榴。
蜂蜜
丹巴本地居民历史上就有养蜂的习俗,个别经验丰富的养蜂户,在黑刺花期,创造了群产蜂蜜65公斤的高产记录。
大紫胸鹦鹉
大紫胸鹦鹉,又名四川鹦鹉、丹巴鹦鹉,被列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由于大紫胸鹦鹉体型适中,羽色艳丽,能模仿人语,作为宠物驰名中外。新千年以来,由于自然因素及人为的大量捕获,野外资源破坏严重。
苹果
丹巴,四川苹果产量较多的县份之一。也是中国苹果的优质生态区。主栽品种有金冠、红星、红冠、红富士、新红星等。
发表评论
相关内容查看全部
Copyright(C) 2010-2022 zjj616.com(张家界旅游团)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张家界凤凰古城旅游网授权,禁止转载张家界旅游自助游任何信息
张家界旅游客服热线电话:0731-85678026 传 真:0731-85678026 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24小时服务电话:15111466622陈经理
网站联系QQ:2323600844或1789447693或1520368017 (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咨询报名) QQ:1486753189 (网站友情链接与长沙到张家界旅游网合作)
张家界凤凰旅游服务平台-是湖南长沙地区专业化的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交流信息服务网站!
长沙张家界旅游网提供长沙到张家界旅游团,长沙到张家界旅游线路,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在线预定,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等服务!
运营资质途乐旅游 许可证号:L-HUN-01200 湘ICP备18021764号
技术支持:张家界旅游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