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冈县是广东省清远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大三角边缘,属山区县,与从化、新丰、英德和清远市清城区毗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地形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低山、丘陵、谷地、平原交错,面积1295平方公里,六普户籍人口32.07万。佛冈有多处的史前文化遗址,且留存西周的古窑,春秋时期的青铜剑、唐宋的古道等。
历史沿革
两汉时分属南海郡中宿县、桂阳郡浈阳县;
南北朝时,佛冈南部属浮护县、北部属浈阳县。
隋唐时,属清远英德;
清雍正九年(1731年)在大埔坪(原属清远县,今石角镇府城附近)设捕盗同知,辖清远、英德、从化、花县(今花都市)、长宁(今新丰县)、广宁6县捕务,但不负责地方行政事务。乾隆七年(1742年),六县捕务归各县负责,大埔坪捕盗同知仍保留。
嘉庆十八年(1813年),划出清远县吉河乡(今水头、石角、三八、龙南、黄花镇)和英德县大陂六乡,即白石乡(今烟岭镇)、迳头乡(今迳头镇)、独石乡、观音乡、高台乡、虎山乡(均在今高岗镇内),建立佛冈直隶军民厅,简称佛冈厅,直隶于广东布政使司,佛冈地方一级政权开始建立。光绪年间佛冈厅属广肇罗道辖。
民国初年,佛冈仍称厅,属粤海道辖。民国3年(1914年)6月3日,撤厅改县,始称佛冈县。
民国9年(1920年),废除道的设置,佛冈县改属中区绥靖公署辖。
民国17年(1928年),属北江善后公署辖。
民国25年(1936年)7月,属广东省第二区行政督察公署(即韶关公署)辖。
民国32年(1943年),属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
民国35年(1946年),全省成立4个师管区13个团管区,佛冈属粤北师管区辖。
民国36年(1947年),全省划分11个专署督察区,佛冈属第二专署督察区辖。
1949年10月12日,佛冈县全境解放,佛冈县属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1950年4月,改称北江专员公署)辖。
1952年4月13日,佛冈县与从化县合署办公,佛冈只设办事处。时年10月,分县办公,佛冈县仍属北江专署(1953年,北江专员公署改称粤北行政公署,1956年,改称韶关行政公署)辖。
1958年10月23日,佛冈县与从化县合并,称从化县,属韶关行政公署辖。1959年1月,从化县划归佛山专署辖,1960年4月11日又划归广州市辖。
1961年5月4日,原佛冈县辖区由从化县分出,恢复佛冈县建制。
1963年6月15日,佛冈县划归韶关专区辖。
1983年7月26日,佛冈县划归广州市辖。
1988年1月7日,佛冈县划归清远市辖。
位置境域
佛冈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北回归线北侧,珠江三角洲北部边缘。县境东西长50.92公里,南北宽50.35公里。佛冈县东北与新丰县交界,东南与广州市从化区接壤,西南与清城区毗邻,西北与英德市相连。全县行政区域范围总面积为129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全县地势为东北高,南西低。西北部的观音山山脉是全县主要山脉,最高峰为亚婆髻(海拔1218.8米),9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观音山(海拔1048米)、大鬟山(海拔1059米)、辣篱脑(海
拔1001米)、铜鼓脑(海拔907米)、三角山(海拔993米)等10多座,构成观音山一带独特的高山地貌:诸峰层迭,群山环抱,海拔900米以上的山峰呈喇叭形分布,向西、西北绵延。[3]
观音山与它东面的独凰山(海拔828.1米)形成南面暖湿气流进入佛冈的第二道屏障,屏障以北的迳头、烟岭、高岗的地势向北偏东倾斜,屏障以南的水头、三八、石角、龙南的地势向南偏西倾斜。县境东北面有苦茶山(海拔736米)、通天蜡烛(海拔1047米)、黄金脑(海拔988米),东南面的最高山是羊角山(海拔675.6米)。
在县城之南另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东起于青牛塘,西止于七星墩,形成另一道屏障,是南面暖湿气流进入佛冈的第一道屏障。
全县群山耸立,稀疏嵌布着几条东西相间长条状负地形构成的洼地,洼地标高一般在80~100米,洼地两侧及四周的低矮丘陵向外过渡为中低山地形。南部为谷地平原区,海拔一般在100米以下,县内最低处为龙山镇良塘村的田面,高程为13.5米。全县山地、丘陵、谷地平原之比为7:2:1。
气候特征
佛冈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和大陆性季风气候。根据1957年至1994年的气象资料,佛冈县的气候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佛冈县季风气候明显。用1月代表冬季,7月代表夏季,佛冈1月盛吹东北风,7月盛吹西南风。这种风的季节变化与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佛冈县冬季主要受蒙古高压的控制。夏季主要受印度洋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由于蒙古高压“干”而“冷”,在其控制下雨量较少,温度较低。印度洋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湿”而“热”,在其控制下雨量较多,温度较高。
土壤类型
山地土壤
全县山地面积1388700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1.12%,有赤红壤、红壤、黄壤3个土类。赤红壤分布在350米以下的山坡上,面积114.62万亩,占山地面积的82.54%。红壤分布在350~600米范围的山坡上,面积20.36万亩,占山地面积的14.66%。红壤和赤红壤的土层较深厚,适宜林木生长。有机质含量最高6.34%,最低为1.66%,平均为3.3%,酸碱度(PH值)为4.5~5.5。黄壤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坡上,面积3.89万亩,占山地面积的2.80%。土壤湿润,有机质3.97%~10.14%,平均含量6.35%,酸碱度(PH值)为4.7~5.1。全县山地土壤含有机质较丰富,全氮含量1~3级的土壤面积,占山地面积的94.94%。全磷含量很低。全钾含量相差较大,植被好的含钾较高,荒山秃岭含钾量低。
水稻土壤
水稻土是佛冈的重要土壤类型,面积182424亩,占耕地面积的87.17%。水稻土又分潴育型、渗育型、潜育型、沼泽型、淹育型和矿毒田6个亚类,20个土属,52个土种。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1994年,佛冈县总面积1952730亩,耕地面积209269亩,占全县总面积10.72%,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89亩。其中,水田182424亩,占耕地面积的87.17%,农业人口人均水田0.77亩;旱地面积26845亩,占耕地面积的12.83%,农业人口人均旱地0.11亩。全县山地面积1388700亩,占总面积71.12%,农业人口人均山地面积5.89亩。
水资源
佛冈县属广东暴雨中心地区之一,全县年均降雨量达2206.8毫米。年平均径流深1491毫米(大庙峡水文站),年平均径流总量约为17.80亿立方米(不包括潖二水的过境客水)。丰水年(出现机率为10%)的年径流量23.87亿立方米,枯水年(出现机率为90%)的年径流量11.89亿立方米。按耕地面积计算,平均每亩拥有水资源8914立方米。经水资源调查与历次河流规划勘察查明,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约3.6万千瓦,其中较易开发的有1.40万千瓦左右。已开发1.21万千瓦。[9]
由于地质构造的成因,县内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有国内稀有的天然碳酸泉——黄花湖矿泉,地下热水有汤塘温泉(水温73—81℃)、大陂九鳅落湖温泉等十处。
生物资源
佛冈县植物种类繁多,据华南农业大学实习队在省级观音山自然保护区的调查,已查明的维管植物有168科,517属,1073种(包括未定名的属、种),加上保护区外的佛冈县境内主要经济植物(包括栽培种),共计有179科,572属,1177种。
佛冈县野生动物种类很多,据《佛冈厅志》记载:明朝万历十四年(1586年)吉河乡有虎为患,伤人百数。这就证明佛冈县曾是虎狼藏身之地。据省林业厅和中山大学生物系在观音山的调查和佛冈县的调查资料,全县野生动物有两栖类2目3科11种,爬行类3目8科26种,鸟类13目23科109种,哺乳类7目14科34种。
矿产资源
佛冈县的非金属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发现有92个矿点,正在开采的79个。金属矿产资源较少。
交通
公路
2006年末,34.5%的村地域内有车站或码头。进村公路和村内道路以水泥路面为主,覆盖面分别达到67%、50%;沙石路面其次,覆盖面分别达到13%、33%。实现通公路的自然村达94.49%。
佛冈县境内有2条高等级公路贯穿全县。其中,106国道佛冈段(一级公路)贯穿全县6个镇。京珠高速公路(G4京港澳高速公路)在佛冈路段高三个出入口:汤塘,佛冈,高岗。英佛一级公路,清佛一级公路纵横分布,县内公路四通八达,村村通公路。
另规划有清远银盏-佛冈汤塘高速公路,汕头--湛江高速公路(过境)。县城距广州72(一说90)公里县城距广州北二环76.8公里,距广州白云国际机场54公里。
概况
佛冈县不仅具有丰厚的民俗文化底蕴,而且在语言、习俗、风情等方面也兼具粤南与粤北交融的特色。佛冈县档案馆珍藏有清代道光年间编纂的《佛冈厅志》,文物有新石器晚期的石斧、石锛以及西周古铙、战国时期的编钟、青铜剑等。古建筑有明代的黄氏宗祠以及明清时期的民安、迳头镇的古民居等。民间歌舞有客家山歌、采茶戏、舞狮子、舞龙、舞鲤鱼灯以及赛龙舟、抢花炮等。佛冈县汤塘妇女的舞被狮、高岗镇的豆腐节是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语言
佛冈县的方言,可分为两大类,即客家话和佛冈白话。纯粹客家话的地区有迳头镇、烟岭镇、高岗镇等3个镇,西部、西南部龙南镇、龙山镇、民安镇,南部汤塘镇,东部水头镇等镇的部分村落;纯粹佛冈白话的地区只有四九镇,其余各镇是两种方言混杂的地区,而讲白话的人居多,讲客家话的人较少,但人数比例各镇不尽相同,像龙南镇约各占一半左右。在全县人口中,讲白话的约占70%,讲客家话的约占30%。
客家话属客家语系(粤台片新惠小片),音调硬而高亢;白话属粤语系。
佛冈白话接近广州方言(白话),只是音调略有不同。水头、石角、汤塘、四九等地区的白话在音调、声尾上亦有差别。
风俗
水头抢花炮
水头镇是个古老的小镇,春节有抢花炮的习俗。纸扎艺人所扎的花炮,通常有两人多高,上缀许多“公子”,分为“丁财贵福禄寿”六个花炮。到抢花炮当日,把有编号的铜环放入“地墩”(在生铁筒内冲实火药,点燃引火线即炸响的一种炮)。点花炮开始时,“隆”一声,铜环被射上高空,百姓争着捡抢,拾得铜环者,按编号赢得一尊花炮,众人迎回村中祠堂供奉。
四九鲤鱼灯
汤塘镇田心村春节素有舞鲤鱼灯的习俗,以庆丰年。据传,鲤鱼灯习俗发源于该镇的田心村。田心村群山环抱,中间有一人盆地,当地群众称之为“九鲤落潭”,这时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五谷丰登,盛产荔枝、青梅。于每年春节,当地农民舞鲤鱼灯以庆来年丰收。
汤塘舞被狮
在汤塘镇围镇村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和十六那两天,一群老太婆在一头醒狮的带领下,两人一组手举被子、扭动身子,奔奔跑跑,像传统舞狮子一样在玩耍,只不过龙套是被子而不是醒狮。
该村舞被狮活动起源于清朝初年,有400多年历史。相传,为求祖先保佑,当年该村村民决定上山找山坟,并把太祖骸骨迁回村里祠堂。人们在群山中没有找到太祖坟却找到太祖婆的坟墓。商量后,大家同意把太祖婆的骸骨运回村子。下午,烈日如火,人们担心太祖婆的灵魂被阳光灭杀。可是,一大群人中没有一人随身带来雨伞遮阳,正担忧如何是好,一位刚生了男丁的媳妇提议把包孩子的被子当雨伞来用。大家都认为可以。这样太祖婆的骸骨就在被子下安全运回了村子。当年该村风调雨顺,人丁兴旺,收成丰厚。村里人很迷信,认为是太祖婆显灵福泽全村。为祈求太祖婆年年保佑,让全村事事如意、人畜平安。村长建议每到元宵节都由女人在祠堂舞被狮让太祖婆高兴。之后,这种表演仪式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并且规则也有了新的内容:除坚持不准男人参加表演外,只允许当年生男丁或新娶媳妇的人家派人表演。
高岗豆腐节
正月十三,佛冈县高岗镇社岗下村村民以互相投掷豆腐来闹元宵。全村一千多人倾巢而出,以他们独有的方式——互相投掷豆腐闹元宵。下午3点,伴随着锣鼓声、鞭炮声、追逐嬉笑声,豆腐似雪花般在狂欢的人群间飞舞,打在人们脸上、身上。特别是年青人,互相追逐、打闹着,狂欢的场面融汇了当地粗犷的民风,令人仿佛置身于西方的狂欢节中,异常热烈。一阵掷打、涂抹之后,个个变成大花脸、小白脸。
旅游
佛冈地处龙门南昆山、曲江南华寺、英德宝晶宫、清远飞霞洞、从化温泉等著名风景区的中心,旅游资源丰富,除了传统的佛冈十景、观音山十景外,还有许多新辟的旅游景点,如黄花湖旅游渡假区、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独凰山、马口寨、石联风景区以及大庙峡风景区等。佛冈还有多处的史前文化遗址,且留存西周的古铙,春秋时期的青铜剑、唐宋的古道等。旅游特色逐步显现,以黄花湖、聚龙湾等温泉旅游度假区为龙头,辅以羊角山、王山寺、龙南石联等景区(点),集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商务旅游于一体的郊区休闲旅游的格局基本形成。
名胜古迹
崔清献公祠
位于佛冈县水头镇下丰村西侧,是佛冈县文物保护单位。崔与之,字正子,号菊坡。1193年(南宋绍熙癸丑)科进士,官至右丞相,卒后封南海郡开国公,谥号清献。该祠建于明代中叶,清末毁于火,民国六年(1917)重建,祠深三进,两边有青云巷间隔,面积225平方米。祠堂是砖木结构,门匾额题曰“清献崔公祠”,是明代学者陈献章手笔,第二进悬有“岭南间气”牌匾。
黄花湖
在汤塘镇境内,距佛冈县城14公里。国道106线穿湖而过,黄花湖四面环山,湖面开阔。20世纪90年代辟为旅游度假区,从2公里外引来温泉(80℃)供使用。湖的周围建有白云温泉山庄、金叶宾馆、白云培训中心、颐和山庄等宾馆、别墅十多家,多有室内外温泉池。
观音山
位于佛冈县西北,面积25.69平方公里,主峰阿婆髻1219米。观音山属广东省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内自然资源丰富,有植物1143种,其中珍稀的植物桫椤、观光木等20多种,动物238种,其中珍稀动物云豹、小灵猫、蟒等20多种,是中国天然亚热带生物基因库之一,也是中国华南地区负离子含量较高的地方。山下溪涧长约五六公里,曲折蜿蜒,浓荫蔽日,溪涧布满大小各异的石头。
三爰亭
位于佛冈县汤塘镇大埔村东面入黄花村路口处,是佛冈县文物保护单位。亭以《诗经》中“爰居爰处爰丧其马”句演化命名。1892年(建于清光绪壬辰年)。占地面积120平方米,并列三间,各间以圆门互通。第一、二间分别供男、女商旅休息,第三间是守亭人宿舍及厨房。亭壁嵌有碑刻5通,碑文内容为建亭记事、捐款芳名、收支细目等,还刻有“诸君饮茶,请分男女”,“诸君来,不许借宿”的亭规。
东坑祠
又称黄氏宗祠。位于佛冈县水头镇莲瑶东坑村右侧,是佛冈县文物保护单位。该祠建于1522年(明嘉靖元年)。祠为三进四合院式布局,面积1432.36平方米,主体建筑为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梁架,梁枋上饰以精致的雕刻,祠正面檐下墙体上有花、鸟、草、木、人物壁画,祠正门屋脊有鳌鱼瓷塑,建筑保存完好。
森波拉火山温泉
森波拉火山温泉集山地温泉和峡谷温泉特色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五代主题温泉”的开创者。位于佛冈县三八镇,占地120亩,分为花香温泉区、火山动感区、竹林药浴区三大区域,拥有不同风格78个原生态温泉浴池。
特产
佛冈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盛产荔枝、石硖龙眼、青梅、柿子、蜜桔、芦笋、草菇、潖江鸡、乌鬃鹅、高岗豆腐等名优特产。引种了台湾无核番石榴、台湾早生甜桃、日本次郎甜柿、台湾50青枣、日本茂木枇杷等水果。
乌鬃鹅
主要产于县内南部的龙山、汤塘、四九、民安。头细,肉瘤黄色,眼大小适中,虹彩棕色,嘴黑,颈长17-28厘米,上缘鬃毛自头顶至最后颈椎有一条约2厘米长的黑色羽毛带,颈左边两侧为白色,躯体宽短而矮,腰稍长平。
芦笋
可作菜,清甜可口,芦笋炒肉或炒香菇都是本地人所喜欢的菜式。
青梅
主要产地四九镇。可用来酿酒,以及制作话梅。
石硖龙眼
核小肉厚,肉汁清甜,非常爽口。
竹山粉葛
产于汤塘镇竹山村,具细嫩、无渣、甘甜的特点,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用来煲汤、炆肉,还可制成葛粉用沸水冲饮。
黄花柿子
黄花盛产柿子,素称“水柿之乡”。果大、肉厚、皮薄、核小、爽甜,为当地水果之皇后。
砂糖桔
清甜可口。
张家界旅游 www.pinzjj.com 韶山旅游 www.shaoshan520.com www.zjj30.com
发表评论
相关内容查看全部
Copyright(C) 2010-2022 zjj616.com(张家界旅游团)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张家界凤凰古城旅游网授权,禁止转载张家界旅游自助游任何信息
张家界旅游客服热线电话:0731-85678026 传 真:0731-85678026 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24小时服务电话:15111466622陈经理
网站联系QQ:2323600844或1789447693或1520368017 (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咨询报名) QQ:1486753189 (网站友情链接与长沙到张家界旅游网合作)
张家界凤凰旅游服务平台-是湖南长沙地区专业化的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交流信息服务网站!
长沙张家界旅游网提供长沙到张家界旅游团,长沙到张家界旅游线路,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在线预定,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等服务!
运营资质途乐旅游 许可证号:L-HUN-01200 湘ICP备18021764号
技术支持:张家界旅游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