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县,浙江省丽水市下辖县,地处浙江省西南部,东邻丽水市莲都区,西倚龙泉市,南连景宁畲族自治县,北接松阳县。南北长47公里,东西宽38公里,总面积97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21万亩,耕地7.3万亩,水域5万余亩,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辖4街道、3镇3乡(其中两个畲族乡),168个行政村,2010年现有人口11.16万,其中畲族人口9千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6%。
主要景点:云和湖、梅源梯田、坪垟岗畲族文化村、慧云寺、开心岛景区等。
地形
云和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境内以高丘及低、中山为主,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山脉有南部的洞宫山脉和北部的仙霞岭山脉余支。山地、丘陵问陷落成山间盆地,龙泉溪及支流沿岸有宽窄不等的河谷盆地,其中以云和盆地面积最大,约26平方公里,为云和县主要产粮区。云和山脉有南部的洞宫山脉和北部的仙霞岭山脉余支,海拔千米以上山峰有184座,多分布在西南部,最高峰白鹤尖,海拔1593.1米。
水文
云和县全境河流属瓯江上游水系的两条干支流:一为瓯江干流龙泉溪,一为瓯江支流小溪的支流梧桐坑。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5.57万千瓦,年发电量10.50亿千瓦时。梧桐坑水能资源条件最优越。各流域开发利用率以浮云溪干流为最高。
龙泉溪自西南向东北蜿蜒出境,境内干流长49公里,流域面积837.9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5.16%。主要支流有麻详溪、浮云溪、石塘坑、泉溪等37条。另有发源于境西南白鹤尖山麓的梧桐坑,流经景宁县梧桐乡注入匝江小溪,境内长24.10公里,流域面积146.0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4.84%。
气候特点
云和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7.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3℃,极端最高气温40.9度,极端最低气温-8.3度,年平均降水量1465~1969毫米之间,无霜期240天,日照1774.4小时。小气候发达,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性和多层次、多品种的立体农业。
乡风民俗
方言
云和方言属吴语区丽衢片处州小片。由于邻县方言和人口迁徙等因素影响,境内各乡镇间的语言存在一定差异。语音特点:没有卷舌音,舌尖前音与舌面前音混
读,复合元音完全转化为单元音,前鼻音与鼻音区分不明,鼻音尾韵转化为纯口韵等,一些在普通话中不能相拼的声母、韵母,在云和方言中则能相拼。方言有29个声母、51个韵母、8个声调。(《云和县志》第二十六编社会风情)
传统信仰
云和民间相沿成俗的传统信仰是佛教。清同治《云和县志》载:云和县有禅院1、阁4、宫7、堂10、寺21、庵25、庙32。河上村妙严寺,始建于唐开成元年(836),为云和最早创建的佛寺。至民国25年(1936),尚存寺、庵、宫、庙20余座,敬事鬼神,祈求保佑者颇多。
所获荣誉
抗日战争时期曾是浙江省政府办公所在地,是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的“革命老根据地县”之一,1992年又被评为浙江省对外开放县。
2003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正式命名为“中国木制玩具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浙江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和丽水市级文明县城。
风景名胜
仙宫湖
云和县紧水滩的浙南第一坝紧水滩水电站大坝,将瓯江锁住。在水电站建成的同时,浙南的林海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湖紧水滩库湖。1993年8月9日经地区行署批准,改名为仙宫湖。湖区四周还有“九潭十八湾”、“夏洞天”、“龙老洞”、“蝴蝶洞”、“牛头山”等胜景。
梅源梯田
梅源梯田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梯田群,为一处自然景点,位于云和县崇头镇,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丽龙一级公路12公里,距县政府所在地20公里,有三级油路相通,可进入性强,摄影者在公路上即可以拍摄,12公里处的吴坪村和18公里处的下洋村是主要拍摄点,该景点拍摄线路长,可以容纳大量旅游者。
梅源梯田海拔300—800米,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规模较大处垂直高度达500米,横向伸延3000多米,纵向延伸1500余米。梅源梯田由于海拔较高,田中的水和河谷中的水蒸发而上,受气流影响而形成云海,水份又被林木充分吸纳,化为云雾烟雨,驻于高山丛林,山巅与田间时常白云缭绕。
开心岛景区
开心岛景区由10余个高低、大小不一的半岛和岛屿组成。岛区陆地面积共约1500亩,以开心岛为主,开心岛面积100亩,最高点海拔236米,与云和湖最高水位线相对高度50米,四面环水。开心岛原名芭蕉湾,1986年10月,紧水滩电站蓄水后形成,1998年引进开发,建成集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场所,取名开心岛。
坪垟岗畲族文化村
坪垟岗畲族文化村位于县城西南部8.5公里处的坪垟岗村,海拔280-340米,总面积1平方公里,1999年正式开放。坪垟岗有雷岗和蓝岗,即以畲族主要姓氏雷、蓝而分,中间以一条小溪为界,坪垟岗村是一个纯畲族居民的行政村,有畲民287人。自明代万历年以来,坪垟岗畲民世世代代固守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是全丽水市著名的畲族聚居地之一。
经堂下
“经堂下”,位于浙江省云和县大源乡境内,是屹立在云和、龙泉、松阳三县屋脊的千年古刹。现尚存完好的观音堂为三进三开间,坐北朝南,占地205平方米,通面阔18.57米,通进深16.25米,悬山顶,小青瓦。一进门厅面阔18.57米,进深3.76米,东面辟一大门,西面开一小门。二进面阔8.84米,进深3.4米,五架梁。三进面阔8.84米,进深4.49米,七架梁,明间七檩用四柱,次间七檩用三柱。二、三进之间有一面阔4.2米,进深1.84米的天井。建筑四周夯土墙,牛腿、梁枋等木构件雕刻人物、花卉等图案。堂内现存清乾隆初年《善庆田亩碑》一通,咸丰元年铸灵板一块。
石塘峡
石塘峡是瓯江上游龙泉溪的一级支流,它起源于莲都区峰源乡海拔900多米的大山峰山系,经莲都流入云和县的石塘镇张庄村和石塘坑村,注入龙泉溪中,河口高程只有79米。石塘峡全长有16公里,流域面积达38平方公里。石塘峡是由一亿五千万年前侏罗纪时期火山爆发后经第四纪冰川运动而形成的,是江南极其罕见的火山大峡谷。幽谷中密布着翡翠湖、万年龟、情人居、石龙谷、三叠石、一线天等景点。
慧云讲寺
位于云和局村之溪口村对岸。1993年由民宗部门正式批准60多平方的“景莲堂”为宗教活动场所。后来由虔诚的陈云娟居士发心筹资,共募集400多万元。2001年6月开始征山动土,2005年始建新大殿和僧寮。2007年11月21日,大雄宝殿落成开光。“大雄宝殿”四个金光灿灿的大字,那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灵岩山方丈明学长老提写的。普陀山方丈道生书“瓯江胜境”;中国佛教学会高僧怡藏敬书“慈航普度”;九十四岁高僧留下“山谷幽兰”的水墨佳画……
石门桥
石门桥位于云和县城新华街人民医院门前,跨黄溪。古称青阳桥,现称石门桥,是县城唯一保存完好的石梁石板拱桥,长10.8米,宽3.9米,高2.2米。单孔,净跨径10米,无栏杆,两端各建石阶8级。昔时,桥面建有木质桥屋,现已拆。
古代遗迹
周恩来视察纪念碑坐落在云和小顺村石塘电站水库的正屏山上。1939年4月2日下午,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来到小顺“浙铁”总厂视察,并向全厂职工作了近两个小时的抗日救国演讲,使千余工人深受鼓舞。中共云和县委、县人民政府于1989年8月在此建碑。碑正面刻有“周恩来视察纪念碑”七个大字,背面刻有视察时的记录。
中日主战场“鸡公骑坳”。位于紧水滩库区大源乡境内。方山岭村与三望排村之间,有一条长约15里绵延起伏的松阳、云和分水岭,在山望排村东方二里处,有一个较为低矮的山坳,叫着“鸡公骑坳”。当时日寇主力部队即试图从较为低矮的“鸡公骑坳”向云和进发。1942年8月3日,日军70师团226、227两个联队和115师178联队在松阳会合后,大举进攻当时省会云和,国军21师、浙保三团在此与日寇激战三天三夜,歼灭日军无数,后人称之为方山岭战役。
沙溪古井。在沙溪村西。井深12米,直径1.2米,早年被填没,重挖。今留青石井圈,高0.7 米,直径1.3米,有牡丹叶花图案,阴刻楷书“政和七年(1117)款。
农民起义军遗址。在小顺乡续莫圩东侧。地势险要,山上有大石洞可藏兵,另有演兵场和关口,是明景泰元年(1450)王景参农民起义军根据地,今残存寨址和土铣弹痕。
白马山古银矿址。在沙铺乡田坑村南白马山上。有摩崖阴刻楷书,字径28厘米见方,三行竖写,中间为 “张祖师位”,左右两行为“栖耕童子”“采矿郎君”。白马银矿为明代杨广三所开采,有8处洞址,洞中有洞,洞内有井,洞宽窄不等,可左右转,从规模看,开采时间较长。
横山周村青瓷窑址。在赤石乡横山周村东40米的半山坡上。烧造年代为元至明约400余年。窑址保存尚好,坐东朝西,窑床长约60余米,堆积范围约400平方米。产品以圆唇斜腹,圈足碗为主,胎质灰白,灰黄釉,内壁为刻划花及蓖纹,内底印有牡丹花,具有元代晚期和明代风格。窑具有薄圈、匣钵、高脚垫等。
黄源古矿址。在黄源乡黄家舍南上湾山上。有东北朝向、西南朝向古矿洞16处,能编号的有1~9号 洞,最高洞口高2.5米,宽1.6米。有的洞中有侗,有的左右有分洞。为明代银矿址。
太平军活动旧址。在崇头镇栈云桥旁。清成丰八年(1858)五月,太平军于此大败清军,打死官兵19人。石塘镇西滩头存西南部现存抗太平军炮台一座。
吴姓大屋长廊。在朱村乡金山下村,清代建筑。总面积2560平方米,面宽80米,进深32米,共有10个 天井,3个石大门,564根柱,3并连,每幢3进2天井,东西厢房。1进5架梁结构,翼角起翘,硬山顶,阴阳瓦合铺,2进7架结构,3进结构与2进同。
魏兰故居。在云和镇新民路51~52号。光复会领导人之一、辛亥革命志士魏兰故居,52号门额上有“大夫第”3字,1进为天井两庑,八进为花园,3进通解放街,有店面三间;51号为魏 兰书房,门额上有“植桂书屋”4字。面积共1200平方米。
王一卿墓。明万历十二年(1584),王一卿谢政旋里,解甲归田。故后,建墓于龙泉溪畔石浦村青尤头飞凤山上,原在一级平台上建有三开间石牌坊(已被破坏),约180平方米;今保存二级平台石马、石羊和墓碑,约80平方米;三级平台为供祭奠用的石桌、石凳,约36平方米:第四级为鹅卵石砌墓,保留尚好。
经堂下:位于大源乡境内,乾隆初年(1736),王增山在三望排定居,重设“益经堂”,供奉观世音菩萨。现存的为三进三开间,坐北朝南,约205平方米,四周夯土墙,牛腿、梁枋等木构件雕刻人物、花卉等图案,门额上楷书阴刻“观音堂”三字,门柱阴刻对联二对,正面为“入门孰是慈悲主,照尽四方保太平。”内侧为“慈悲永远隆千古,保佑万民得安康。”堂内现存清乾隆初年《善庆田亩碑》一通,咸丰元年铸灵板一块。
摩崖碑刻
喷雪。在城东3公里处睦田村狮山。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狮山普仁寺僧凿岩为井,井长 1米,宽1.4米,深0.3米,清泉从石缝中流出为乳白色,故名“狮乳泉”。井额上摩崖阴刻宋苏拭题“喷雪”二字。
百无禁忌碑。在黄源乡黄家舍村,明代采矿炼银遗址出土。碑高90厘米,宽85厘米,楷书、竖刻阴 文,其石刻首为:“普庵菩萨在此百无禁忌,钦差内官阮料在于黄家舍银坑采办“,落款 为”银官局”,并有天顺二年(1458)款。此碑现竖立在黄家含村石桥头。
望翠峰石碑。在城东睦田村狮山,青石质,碑高0.8米,宽0.4米,厚0.11米,刻楷书“望翠峰”, 背面刻“登云梯”三字,直径21~23厘米,小字“辛丑夏之吉”。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僧来和尚题。
本地特产
云河绿羽茶
“云河绿羽”牌茶叶产自国家级生态自然保护示范区“浙江绿谷”境内的云和湖畔。云河绿羽干茶外形扁平光滑,色泽绿翠。 2003被评为浙江省绿色农产品 2002年获中国名茶博览会金奖 2002年获苏州首届碧螺春文化节名牌产品 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同年,被评为丽水市绿色农产品,授权使用“浙江绿谷”绿色农产品标志。
仙宫雪毫茶
“仙宫雪毫”茶的产于风景秀丽的浙南云和县仙宫湖畔。“仙宫雪毫”茶95年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01年获得浙江省级名茶证书,同时经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通过欧盟茶叶农残MRL标准,获丽水首届“丽水市生态名茶”荣誉称号。
“仙湖青龙”茶
仙湖青龙”茶外形扁平挺俏,栗香持久。“仙湖青龙”茶曾获浙江省“二类名茶”及丽水地区“一类名茶”称号。
云和雪梨
云和雪梨是云和县传统名果,至今已有560年的栽培历史,自明景泰三年(1452年)建县以来,历代县志物产卷和《浙江通志》、《中国实业志》、《浙江经济
年鉴》都有记载。老品种云和雪梨闻名遐迩,盛产在民国时期,常年产量10000~12000担左右,最高年产量达18400担(民国36年)。民国4年(1915年),“云和雪梨酒”还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铜质奖,为云和雪梨扬名立传,早先云和雪梨主要销售市场是温州,被视为“水果之王”,以至温州、青田城内遍设梨行。
云和长裙竹荪
长裙竹荪,又称'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皇后'、'植物鸡'等,名列'四 珍'即竹荪、猴头、香菇、银耳之首。长裙竹荪原系野生植物,因为生长条件相当苛刻, 成长不易,得之更难。历来被认为是珍奇稀罕之物,作为南方贡品,只有皇帝才有幸品尝。
云和板栗
云和板栗远近闻名,堪称板栗中的上品。山野板栗盛产于云和石塘镇库区沿岸。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造就了云和山野板栗壳泽光亮、个大味甜的独特风味。云和县现有板栗面积2.5万亩,产量75万公斤,产值300多万元。其中,云和山野板栗专业合作社拥有基地6720亩,可年产板栗180万公斤,产值320余万元。
云和香菇
早在八百余年前,云和菇民以原始的“砍花”法开创了人工栽培香菇的历史。随着“段木纯菌种栽培技术”的问世,“云和香菇”以其独特的优势占据了国内外市场。
云和黑木耳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风味可口的菌类食品,有清肺益气、补血活血、镇气止痛等功效,并能治疗痔疮出血、崩漏、产后虚弱等症。"兰山"牌黑木耳曾获国际金奖。
云和荸荠
云和荸荠产地优越,产品个头大,口感甜脆,质量上乘,深受各地消费者喜爱,截止到2013年在云和荸荠的种植面积已达1300余亩,产量达4000吨以上,创产值1600余万元,荸荠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云和县的特色优势产业,成为云和农民致富的新途径。
发表评论
相关内容查看全部
Copyright(C) 2010-2022 zjj616.com(张家界旅游团)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张家界凤凰古城旅游网授权,禁止转载张家界旅游自助游任何信息
张家界旅游客服热线电话:0731-85678026 传 真:0731-85678026 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24小时服务电话:15111466622陈经理
网站联系QQ:2323600844或1789447693或1520368017 (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咨询报名) QQ:1486753189 (网站友情链接与长沙到张家界旅游网合作)
张家界凤凰旅游服务平台-是湖南长沙地区专业化的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交流信息服务网站!
长沙张家界旅游网提供长沙到张家界旅游团,长沙到张家界旅游线路,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在线预定,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等服务!
运营资质途乐旅游 许可证号:L-HUN-01200 湘ICP备18021764号
技术支持:张家界旅游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