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浙江省东部沿海,象山港和三门湾之间,天台山、四明山山脉交汇之处,是计划单列市浙江省宁波市下辖县,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沿海对外开放地区之一。全县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乡,人口58万,海岸线176公里,滩涂2.6万公顷,山林12万公顷,耕地3.5万公顷。
旅游
伍山石窟
伍山石窟是一个人工采石形成,历经800多年的石窟,已经发现大约30余个洞窟群,共800多个洞窟。
伍山石窟分为一个主景区和两个分景区。伍山石窟主景区包括不周神山、聪明山水、岳井洋景区和伍山度假区,将分别建成洞室园林观光区、洞窟童话游乐区、海湾盐场观光区以及宾馆别墅度假区;道士岩和石兰山这两个分景区,将建宗教、石文化区和洞窟野营探险区。
野鹤湫景区
野鹤湫位于黄坛镇西部,《徐霞客游记》记载的梁皇山的北麓,距县城15公里。
景区内自然景观丰富,有浙东地区最密集的瀑、潭群。18级飞瀑,36泓龙潭,或缓或急,或宽或窄,绵延数公里。
整个景区分为六个分景区:野鹤溪、闲云溪、云鹤坪、野猪头、丁山等。
梁皇山
梁皇山原名桐柏山,位于宁海县城西面11.4公里前童镇北部边境。属于南干山。西接大门山,东连岵岫岭、封山,南为大红山。东、北与黄坛毗连。山多松、竹、薪柴。主峰768.2米。明崇祯《宁海县志》作梁王山,载有:“旧传梁太清(547-549)末,侯景作乱,陈霸先兵起,有王子避地于此,故名”,后改为梁皇山。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至此山。
前童古镇
前童古镇位于宁海县城西南14千米处,是浙东地区保存至今的一座具有儒家文化古韵的小镇。
浙东大峡谷
浙东大峡谷位于浙江省宁海县境内,规划总面积约16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30多平方公里;距宁波114公里,宁海县城29公里;距沿海大通道甬台温高速公路岔路出口9公里,是一处以自然山水风光为依托,以道家和台岳文化精粹为内涵,以青山绿水、奇峰怪石、溪流飞瀑、原始森林和现代游乐为特色的生态风景区。
南溪温泉
中国三大著名温泉之一,它坐落在宁海县城西北天明山幽谷中,距宁波市区76公里。南溪温泉被天台山和四明山环抱,据测定,这一带地热水不但蕴藏量大,水温适中,且水质清澈透明,品位甚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人们浴后有肌肤滋润,心境舒展之感。对各种皮肤病、关节炎以及神经、消化、心血管等方面疾病有明显疗效,南溪温泉是华东地区少有的旅游、避暑、疗养、度假、休闲胜地。
特产
胡陈洋芋、岔路黑猪、望海茶、翠冠梨、红阳猕猴桃、越溪跳鱼、宁海白枇杷、宁海脐橙、水车萝卜、长街泥螺、岔路麦饼、茶院番薯面(臭冬瓜、臭苋菅、臭菜心)、大佳何对虾、西店牡蛎、宁海青蟹、凫溪香鱼、长街蛏子、宁海梅林鸡、前童“三宝”(前童豆腐、前童香干、前童空心腐)
文化艺术
艺术
龙舞
宁海龙舞主要舞的是断尾巴龙,这些龙舞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如象山的“打结龙”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这些龙舞大多已从过去的敬神、请神、娱神的祭祀活动,逐步转变为被人们娱乐欣赏的民间艺术形式。断尾巴龙出自宁海的帽峰山,因而又称其为帽峰山龙,相传这种龙舞始于南宋时期。此类龙舞的龙首尾至少9节,多至几十节,各节装有2米长的木棍,表演时需十三人共同操作。此龙舞除表演打四角、打八门、打土桩、打十六桩等舞龙的基本动作外,还需另加四只灯笼,组成男子群舞。表演时每节龙身各配1人执之,由掌“龙头”者领舞,其余皆随势翻滚,以锣鼓、喇叭伴奏。
祭孔舞
据《鄞县通志》记载清代乐舞有初献舞宣平之舞一成,亚献舞秩平之舞二成,终献舞叙平之舞三成,乐舞向列六佾,每佾六人共三十六人,光绪三十二年复改八佾则乃六十四人。”另据《敬上录》第十册记载:“天子亲祀则备宫悬舞八佾,太学比古诸侯当轩悬而舞六佾,群库比古卿大夫判悬而舞四佾,邑库大夫比古特悬二佾。”(载自《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宁波分卷》)在宁波众多的祭孔舞蹈中,尤以宁海的祭孔舞蹈最具特色。据《浙江民间舞蹈集成·宁波卷》载,宁海城关的《祭孔》舞佾除反映内容为祭孔尊孔而外,还组织礼仪表演,场面非常热闹。其演出活动可达一天一夜,表演者40多人,众人边乐边舞;其道具有山鸡羽、笙、横笛、龙头拐杖、两盏九联灯等;其表演者的服饰根据历史上各朝穿戴,颇具特色,其伴奏曲调为丝弦鼓乐。当“祭孔”开始,表演者手执山鸡毛或龙头拐杖,随乐挥舞,其顺序是先舞九联灯开场,再龙头拐杖表演,后舞山鸡毛集体祭礼。相传,此舞自宋代起便在宁海城乡演出,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举行一次。
灯舞
灯舞在宁海城乡流传甚广。其形式有马灯舞、船灯舞、车灯舞等多种。这些灯舞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表演载歌载舞,内容多为表达浙东沿海人民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出海捕鱼安全返航,吉祥如意的心愿。
宁海平调
宁海平调,又称“宁海本地班”,在宁海北部亦称“调腔”,是浙东富有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在宁海、宁波、台州、舟山一带。宁海平调唱腔、表演非常有地方特色。唱腔以曲牌体为主,多为阴、阳两声结合。一般老生发音较高亢、洪亮,多用鼻音;小生较挺拔、有力,多用假嗓;净角较粗犷、雄壮,声带振幅大。演员一人前台唱,后场众人帮唱,遇到较长拖腔时,往往会根据字韵,将句末一字割裂开来,按其音韵行腔。白口以宁海官话为准,声音洪亮,听起来很动听。表演以耍牙绝活最精彩,口含四颗、八颗甚至十颗野猪獠牙,在口内,时而快速弹吐,时而刺进鼻孔,时而上下左右歙动,或有两颗刺出鼻孔,尤其是有两颗牙始终藏于口内,仍要唱、做、念、打,这一绝技称为“绝活”,可与四川变脸媲美。此技相传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为老艺人杨先达(艺名红毛老生)所擅长。另外有些表演技巧如老艺人刘乾木(小丑)的“雀步”,葛时烟(小生)的“抱瓶滑雪”、“一马双鞍”、“买菜吐红”等,均有较高难度,也是宁海平调一大演技特色。宁海平调,是宁海县的一个地方剧种,约始干明而盛于清,已有三四百年历史。它的唱腔。属于调腔的一个支派、具有声调高亢而婉约,一唱众帮,锣鼓助节,不托管弦的特点、其帮腔有混帮、清帮、全句帮、片断帮、一字帮等多种形式。其语音,除小丑用苏白外,基本用宁海方言、读书音",故县人又称之为'本地班"、当时流行在宁海、象山、黄岩、温岭、临海、仙居、天台、奉化等地。后到宁波、舟山、杭嘉湖以及上海一带作过短期演出。解放初期,平调一度停演。
宁海方言
宁海县境内通用宁海话。宁海话属吴语,是吴语明州片跟台州片之间的过渡性方言。宁海话内部不一致,有比较明显的南北差异。北部以西店话为代表,接近宁波话;中部以城关话为代表,是正统的宁海话;南部以桑洲话为代表,接近台州话。这种由北往南渐次变化的方言现象,多少跟境内的地理环境及过去的行政建置有关。
著名人物
叶梦鼎(1200—1279),字镇之,号西涧,宁海东仓上宅人。南宋王朝右丞相兼枢密使。
胡三省(1230-1302),中国宋元之际史学家。字身之。宁波宁海人。南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历任县令、府学教授等职。
方孝儒(1357--1402),方克勤之子,字希直,又字希古,号逊志,时人称"缑城先生。"又因在蜀任教时,蜀献王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
童保暄(1886—1919),字伯吹,浙江宁海人,人称“浙江之蔡锷”,辛亥革命浙江起义发起人,浙江光复后,曾任临时都督。1919年5月27日追赠陆军上将衔,1919年5月23日病逝,时任陆军中将、浙江陆军第一师师长。
发表评论
相关内容查看全部
Copyright(C) 2010-2022 zjj616.com(张家界旅游团)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张家界凤凰古城旅游网授权,禁止转载张家界旅游自助游任何信息
张家界旅游客服热线电话:0731-85678026 传 真:0731-85678026 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24小时服务电话:15111466622陈经理
网站联系QQ:2323600844或1789447693或1520368017 (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咨询报名) QQ:1486753189 (网站友情链接与长沙到张家界旅游网合作)
张家界凤凰旅游服务平台-是湖南长沙地区专业化的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交流信息服务网站!
长沙张家界旅游网提供长沙到张家界旅游团,长沙到张家界旅游线路,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在线预定,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等服务!
运营资质途乐旅游 许可证号:L-HUN-01200 湘ICP备18021764号
技术支持:张家界旅游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