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简称宜,古称“荆邑”、“阳羡”,位于江苏南部,太湖西岸。中国著名陶都。宜兴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之称。宜兴是“紫砂壶”原产地,拥有石灰岩溶洞80多个,茶园3500余公顷,竹海纵横八百里。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宜兴留下“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的诗句。宜兴人文荟萃,诞生了4位状元、10位宰相、26位两院院士,被誉为院士教授之乡。宜兴文化属吴越文化,宜兴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
宜兴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县级市之一,连续多年被评为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市。在经济、文化、商贸、会展、服务业和城市建设等领域成就显著,一直处于中国县级市的前列。获评2011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众多荣誉。2015年位居中国百强县市第六名。2016年11月,宜兴市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宜兴有善卷洞、张公洞、宜兴竹海、龙背山森林公园、宜园、陶祖圣境、云湖、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等旅游景区。
宜兴是全国闻名的太湖风景名胜区阳羡景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有国家AAAA级风景区8个。善卷洞风景区及周围诸多“梁祝”遗迹更为吸引游人;玉女潭巨石环绕,一汪凝碧,常年不涸;蜀山东坡书院和闸口天远堂的西府海棠为苏东坡创建和手植;宜城有纪念“阳羡第一人物”周处的周王庙、太平天国辅王府、徐悲鸿纪念馆等人文景点。近年,注意保护自然风貌,开发生态旅游,并利用城边丘陵山地和氿滨水面,建成龙背山森林公园、宜园、洑溪河公园、湿地公园、东氿公园等生态公园,一个“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园中”的山水旅游城市渐已形成。
善卷风景区
善卷洞与比利时之汉人洞、法兰西之里昂洞称为世界三大奇洞,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竹海风景区
宜兴竹海风景区位于太湖西岸的宜兴市。宜兴盛产竹,自古便有“竹的海洋”之称。
龙背山森林公园
龙背山森林公园位于宜兴城区南侧,占地550公顷。
宜园
宜园是一个以小桥流水为基调、古典形式的现代江南园林,是团氿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筹建于2003年初,建成于2004年10月。
玉女潭
玉女潭坐落在宜兴市西南23公里湖滏镇的莲子山上,景区面积16公顷,游程约2000米长。
陶瓷博物馆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专业性陶瓷博物馆,前身是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陈列室和宜兴陶瓷陈列馆,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馆区20000多平方米,展馆3000多平方米。
周培源故居
周培源祖居位于宜兴芳桥镇后村,原有两处。一处在后村河南,为周培源祖父所建,是周培源的诞生地,80被大火焚毁。现存的一处为周培源父亲周文伯于民国初所建。
东坡书院
东坡书院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宜兴丁山买田讲学之地。书院历经沧桑,多次被毁,多次重建,现今留下的建筑是明代重建的。
徐悲鸿故居
徐悲鸿故居位于屺亭桥塘河西侧,为砖木结构3开间阁楼房屋,占地518平方米,建筑面积115平方米。故居包括徐悲鸿原生活起居间、弟妹生活间、徐父授书房及一个天井。2000年经重新修建后已正式开放。
太平天国王府
太平天国王府位于宜城通贞观路,始建于清代,原为史姓宅第,1860年(清咸丰十年)太平军攻克宜兴后,成为辅王杨辅清的府第,后又曾作为忠王李秀成的行辕,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池山风景区
位于宜兴城西南三十五公里的龙池山。1982年被列为省级森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一千八百多亩。
张公洞风景区
张公洞,又名庚桑洞,是著名石灰岩溶洞、宜兴“三奇”之一。位于宜兴城西南约22公里的孟峰山麓,距东北的无锡市60多公里。
隶属于宜兴市阳羡生态旅游区管理委员会,1919年,宜兴绅士储南强修整张公洞,1934年11月11日对外开放。
景区面积0.36平方公里,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湖风景名胜区的阳羡风景区主要景点之一,古代荆溪十景之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灵谷风景区
有“灵谷天府”之称的灵谷风景区位于市区西南25公里的湖滏镇境内,风景区面积0.13平方公里,相传象征五谷丰登的田道仙姑灵姑娘在此隐居,故称之为“灵谷洞”。
西晋周王庙
周王庙,又称“英烈庙”、“周孝侯庙”,位于宜城镇东庙巷内,始建于晋元康九年(229),是为祭祀晋平将军周处而建的专祠,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名胜古迹
宜兴是中国闻名的太湖风景名胜区阳羡景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南部山区多溶洞,景奇形怪,已发现的80多个,已开放的5个,其中善卷洞、张公洞1934年就对外开放。有国家4A级风景区8个。
文化遗存
宜兴历史悠久,先民勤劳朴实,留下众多文化遗存。
位于芳庄镇溪东村的西溪遗址为马家浜文化时期大型聚落遗址,体现出先民六七千年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祥和、自然的生活。
西渚镇猪婆山曾是春秋战国时期人群居住点。1984年,吾桥村出土的汉代独木舟被南京博物馆收藏。
2002年发掘的骆驼墩遗址,代表了太湖西部山地向平原地带过渡的新石器考古文化特点,对研究长江下游古代文明进程有着重要意义,被列为2002年国内六大考古发现之一。
建于三国吴天玺元年(276年)的国山碑被誉为“江南第一碑”。
宜兴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8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25个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9处(95个点)、文物控制单位56处,红色革命遗址19处,库藏文物1万余件。
“梁祝传说”和“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舞蹈“男欢女嬉”、“宜兴手工刻纸”、“宜兴均陶堆花技艺”、“观蝶节”等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宜兴分别新增省级、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个和12个。
宜兴累计有国家级、省级、无锡市级、宜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7个、13个和21个。
工艺特产
紫砂
宜兴特有一种澄泥陶,颜色绛紫,制品称作“紫砂器”,通常也简称“紫砂”。近千年来,紫砂经过产生、发展的过程,到明代末期臻于成熟,此后历久不衰,于是在景德镇瓷都之外,并列一个陶都宜兴,产品畅销国内外。
渎上西瓜
太湖西岸的百里渎区,是宜兴西瓜的主要产地,这里盛产的晚熟西瓜,称“渎上西瓜”。
张渚竹筷
张渚竹筷是宜兴传统的特产,既是日用品,又是工艺品。
徐舍小酥糖
宜兴的徐舍小酥糖是一种茶食。据传,清朝同治六年,宜兴徐舍镇豫和泰南货店生产的小酥糖,名气传到了皇宫,载淳皇帝曾派专吏太监到宜兴采办徐舍小酥糖,列为“贡点”。
和桥豆腐干
和桥豆腐干是宜兴久享盛誉的特产之一,相传已有130多年的历史。
太湖银鱼
宜兴银鱼,产于太湖,每到初夏季节上市。
宜兴三珍
指宜兴丘陵山区盛产的三样应时山果鲜品,即春季的毛笋、秋季的板栗、春秋两季的鲜蕈。
高塍猪婆肉
宜兴美味佳肴之一。始出于宜兴市高塍镇桃园村陈氏家族,已有一百三十多年历史。
发表评论
相关内容查看全部
Copyright(C) 2010-2022 zjj616.com(张家界旅游团)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张家界凤凰古城旅游网授权,禁止转载张家界旅游自助游任何信息
张家界旅游客服热线电话:0731-85678026 传 真:0731-85678026 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24小时服务电话:15111466622陈经理
网站联系QQ:2323600844或1789447693或1520368017 (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咨询报名) QQ:1486753189 (网站友情链接与长沙到张家界旅游网合作)
张家界凤凰旅游服务平台-是湖南长沙地区专业化的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交流信息服务网站!
长沙张家界旅游网提供长沙到张家界旅游团,长沙到张家界旅游线路,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在线预定,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等服务!
运营资质途乐旅游 许可证号:L-HUN-01200 湘ICP备18021764号
技术支持:张家界旅游团